工矿信息
|
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分析与整治标签:关注:484 ℃<发布时间:2017-10-21
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分析与整治
第一节 道岔结合部常见病害
一、 道岔工电结合部存在病害
二、 道岔结合部病害的查找、分析手段
第二节 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方法
一、 尖轨反弹、抗劲大二、 尖轨翘头 三、 尖轨假开程 四、 尖轨头部不密贴 五、 尖轨密贴段后部不密贴六、 心轨密贴段后部不密贴 七、 尖轨、心轨转换阻力大 八、 竖切不密贴 九、 道岔不方正 十、 道岔爬行 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分析与整治 第一节 道岔结合部常见病害 一、 道岔工电结合部存在病害 二、 道岔结合部病害的查找、分析手段 1、 看 采用远看近看相结合的方法。静态时,直股看轨向,单开道岔工务通常都是以直股作为道岔基线。曲股看圆顺,看曲基本轨是否呈抛物线状;顶铁是否调整良好;基本轨轨底胶垫是否破损、缺失;转辙机及杆件安装是否方正,尖轨与基本轨是否爬行等。操纵道岔时,观察密贴、缺口是否变化,转换过程各牵引点是否平顺、同步 2、 听 道岔转换时,细听转辙机及道岔各部位是否有异常声音,重点关注道岔解锁、锁闭、列车过岔的过程,可能存在滑床板吊板,尖轨拱腰,胶垫破损,钢轨扣件失效,螺栓松动,顶铁不靠,间隔铁、长短心轨连接螺栓过紧过松、道床不稳等病害。 3、 测 工务方面:测轨距,开口,框架、支距尺寸,轮缘槽宽度,发现直股方向存在不良和曲线尖轨矢度有偏差时,应使用弦线测量具体的偏差值。电务方面:测动作电流、故障电流、电机阻值、转换阻力拉力,开程、锁闭量、动作余量等。充分发挥科技手段,运用微机监测,分析道岔电流曲线、功率曲线、转换时间、表示电压、表示缺口变化量,有效发现道岔运用状态变化 4、 试 根据技术要求对道岔密贴段分别进行2mm 、4mm 、5mm 、6mm 、10mm 试验是否达标。建议采用2/3/4/5mm组合试验棒测试。 提示:普通道岔转辙机动程=尖轨开程+空动余量+杆件及销孔旷动量。提速道岔转辙机动程=解锁行程+转换行程+锁闭行程+锁闭杆空动量+杆件及销孔旷动量。普通道岔开程偏大,工务第一连接杆旷动是造成空动余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提速道岔外锁闭及安装装置磨损超标,也会带来不良影响,日常整治、集中修时尤其要注意。 第二节 常见道岔结合部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整治方法 一、 尖轨反弹、抗劲大 1、 现象 道岔转换时有异声,尖轨有抗劲,扭曲反弹,心轨冲撞锁钩头部,有打击异声;微机监测动作曲线有上翘波动;摇动道岔手感差、普通道岔密贴调整杆角度弯曲变形,外锁道岔锁钩上下左右无旷动余量,病害较重时道岔不能正常转换。 2、 原因分析 (1)电务原因:普通道岔调整不当、密贴过紧;外锁道岔锁闭量、密贴力调整不一致,道岔转换不同步。 (2)工务原因: ①尖轨拱曲、侧弯,基本轨轨向不良,需要工务弯轨或更换 ②普通道岔调整时,为了确保轨距和密贴,人为加减调整片,盲目加长或缩短调整连接杆,使几根杆件长短不一,造成尖轨扭曲变形。整治时,要明白前杆加长可以通过后杆缩短的方法,加以调整,使尖轨平顺。 ③顶铁顶死(过长或加长),造成牵引点不密贴,此时如果硬调整密贴,会造成抗劲、反弹、别卡;顶铁过短,不起作用,会造成晃车,时间长了会造成尖轨弯曲变形。 ④跟端特种螺栓磨损,夹板间隙不够,轨距块设置不合理,跟端支距不良。 3、 整治方法 按照工电联整标准,整治不良尖轨;整治道岔几何尺寸达标;调整或打磨支顶过紧的顶铁;整治支距;更换磨损特种螺栓;更换不良部件,合理调整锁闭量、密贴力。 二、 尖轨翘头 1、 现象 尖轨头部轨底与滑床板有超标间隙。 2、 原因分析 转辙部位水平不良有低洼、三角坑,尖轨中、后部滑床板受力不均匀,个别滑床板偏高,胶垫破损脱落、厚薄不标准。 3、 整治方法 要求工务在转辙部位水平起道捣固,更换补齐不良胶垫,尖轨跟部捣实或在尖轨跟部适当加垫胶垫,同时保证基本轨水平良好。 提示:尖轨端枕木倾斜,尖轨底部和滑床板单边摩擦成线、点接触、加大转换阻力和尖轨跳动,一旦下雨或缺油时,易造成故障。因此捣固要注意木枕水平。 三、 尖轨假开程 1、 现象 斥离尖轨锁钩凹槽与锁闭杆凸台作用面离缝,斥离轨游离,开程不真实。 2、 原因分析 ⑴为延长曲尖轨使用寿命,加厚后,两尖轨弹性不一致;而锁闭杆件两边长度仍均等。 ⑵尖轨后部牵引点安装时由于一侧密贴调整铁片过少,甚至没有,造成无法将开程调整至标准范围,开程偏大,引起前部牵引点斥离轨虚开。 ⑶尖轨跟部轨距调整块安装不合理或不起作用,尖轨防跳器间隙超标,造成斥离轨游离。 ⑷电务人员没有合理调顺各牵引点定反位锁闭量和开程,尖轨转换是不同步,有扭劲。 ⑸在后部牵引点有较大密贴间隙时硬调密贴,致使密贴尖轨解锁时产生反弹,造成尖轨斥离过度,引起假开。 3、 整治方法 从尖轨后部牵引点往前逐点顺序调整锁闭量、开口值,在状态不利条件下后部牵引点的开口值在允许范围内,可适当偏下限,以便于前端牵引点消除虚开;松开前尖轨连接铁螺栓,在尖轨自由状态下,适当加装开程调整片;调整工务尖轨部位的限位防跳装置位置,调整尖轨根部轨距调整块,使其作用良好。 提示:虚开过大会影响转辙机的表示一般为卡斥离缺口或静态失表。 四、 尖轨头部不密贴 1、 现象 尖轨尖端不密贴有0.5mm 以上间隙,缺口变化大。 2、 原因分析 电务:密贴调整不良。 工务:工务基本轨的轨向不良,曲基本轨弯折矢度不标准。 3、 整治方法 合理调整密贴。工务按标准调整好框架和轨距、轨向和矢度,将尖轨与基本轨自然吻合。 提示:电务整治过程中,密贴调整应做到锁钩上下无松动,左右稍有活动余量,密贴时,在尖轨、基本轨间用工具拨动尖轨应有0.5mm 左右动程且具有一定反弹力,恢复后表示缺口无变化。 五、 尖轨密贴段后部不密贴 1、 现象 道岔第二、三、四牵引点不密贴有间隙。 2、 原因分析 电务:密贴调整不良 工务:通常是框架偏大,尖轨硬弯或基本轨轨向不良,尖轨跟端支距不良,顶铁与轨距块作用不良。 3、 整治方法 整治框架几何尺寸达标,整治不良尖轨,修正轨向,调整尖轨跟端支距达标,顶铁与轨距块作用良好,电务做好相应的密贴调整。 六、 心轨密贴段后部不密贴 1、 现象 心尖轨后部不密贴有超过1mm 间隙。 2、 原因分析 咽喉开档偏小,翼轨框架不良,顶铁调整不当,长短心轨前间隔铁过紧,心二密贴调整过松 3、 整治方法 克服时要求工务外扩并修正咽喉开档,整治翼轨框架,调整间隔铁、顶铁,合理调整密贴。 七、 尖轨、心轨转换阻力大 1、 现象 电机有异声,转换时尖轨、心轨有扭曲、颤动,严重时道岔转换不良。 2、 原因分析 ⑴尖轨、心轨反弹 ⑵道岔不方正,爬行超标,杆件、锁钩别卡。 ⑶吊板严重,滑床板毛刺、脱焊、断裂、倾斜、磨耗超标。 ⑷辊轮调整不当,作用不良。 ⑸长短心轨联接螺栓固定过紧,岔跟尖轨尖与心轨弯折处紧靠,短心轨顶铁压,碰短心轨底坡。 ⑹尖轨限位器摩卡。 ⑺清扫注油不良等因素 3、 整治方法 整治几何尺寸达标,消除反弹,捣固转辙部位,整治不良滑床板,辊轮、顶铁、间隔铁调整,加强清扫注油,尤其注意长短心轨相联部分缝隙润滑注油。应根据季节、气温变化,对锁闭框进行检查,应力放散,松绑调整,并对方正超标的道岔进行拉方,有效解决别卡问题。 八、 竖切不密贴 1、 现象 病害主要发生在密贴段不密贴有间隙。车列过岔时挤压尖轨,产生横向冲击力,对于内锁闭道岔危害性大,病害严重时,会造成挤切削切断。外锁道岔锁钩、表示杆窜动,造成部件磨损加剧和表示缺口变化。 2、 原因分析 电务:密贴调整过松 工务:顶铁顶死,主要是尖轨侧磨严重造成轨距变大,工务为防止列车晃动,而加调整片;尖轨跟端轮缘槽过宽,主要是道岔根部钢轨侧磨造成轨距大,工务部门为避免晃车在尖轨跟端加铁丝(片),造成普通道岔轮缘槽宽度大于70mm 或74mm 、AT 道岔尖轨跟端支距大于311mm ;尖轨跟部轨距小,该点在以往工电联整中容易忽视,对弹性尖轨危害性很大,因为轨距小(《线规》标准为+3mm、-2mm ,工务为防止晃车一般取-1mm )造成弯曲拉力加大,造成曲股不圆顺、近看不密贴。 3、 整治方法 整治几何框架,合理调整密贴。 提示:框架整治,对于水泥枕道岔调整轨距块大小或调整轨距杆实现轨距调整。60kg/m普通道岔轨距调整块规格为7—17mm ;60kg/m提速调整块规格为9—15mm 。工务规定,在调整块间隙可以加不大于2mm 的铁片加以微调。轨距块两侧厚度不同,9/15mm为一块,11/13mm为一块。 九、 道岔不方正 1、 现象 工务直、曲基本轨及翼轨不方正,对位点与设计位置不对应,杆件别卡。 2、 原因分析 电务:转辙机安装不方正。 工务:道岔框架和牵引点两侧枕木方正超标。在工程铺设时,按要求偏差控制在5mm 以下,最大不超过15mm ,日常使用最差不超过20mm ,如果存在20mm 以上的不方正量时,对电务的影响很大 3、 整治方法 ⑴测量转辙机两端边沿和直基本轨的平行距离偏差不超过5mm ,应检查动作杆的连接处有无弯折,绝缘片部位左右有无平均缝隙,检测转辙机不能有明显倾斜、高低超标(转辙机外侧应高于内侧3—5mm )。 ⑵平时在外部枕木进行较大调整的情况下,可微调转辙机的固定螺栓,同时要检查动作杆、表示杆和法兰框是否磨卡。 ⑶锁闭杆、表示杆必须和基本轨垂直和电务枕的平行偏差不超过规定10mm ,两表示杆应基本在同一直线位置且不张口,锁闭杆在锁闭框内应左右摆动,平顺无上翘现象。如果平时发现锁闭杆有上翘时,应注意检查导向螺丝是否磨耗,导向槽有无打击痕迹,并找原因。 ⑷发现存在30mm 以上的不方正时,工务部门必须作拉轨或切割处理,具体方法为“三道两焊”。要注意的是翼轨只能后拉不能前伸,因为咽喉开档处轨撑会碰靠翼轨拱形底边。 ⑸引点岔枕不方正。在基本轨框架方正的前提下,整治时要认真测量转辙机安装处牵引点岔枕方正,发现牵引点岔枕偏移、方正超标时,应要求工务方枕。 提示:目前水泥轨铺设安装时均按编号完成,每根岔枕的扣件预先固定在枕木上,在不调整轨距块和偏心套的情况下,转辙部位每根枕木的位移都会引起轨距和框架的变化,造成基本轨硬弯,尖轨前、后或中间靠,影响正常密贴,工务标准偏差不能大于10mm ,工务方枕前,要先调查清楚偏移的方向和距离,是单边还是两端都需要方枕,根据需要将一端或二端锁闭框螺丝松开,将锁闭框调整在标准位置,螺杆两边具有平均的调整余量,移动枕木 十、 道岔爬行 1、 现象 工务基本轨电务安装孔位错位,锁闭框两侧调整余量偏差、杆件别卡 2、 原因分析 由于单方向运行、轨温变化原因,两侧基本轨伸缩不一,导致单侧基本轨位移偏差大,影响转换设备调整量,易造成道岔杆件的别卡。 3、 整治方法 联系工务部门对基本轨作拉或切割处理,具体处理由工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常见联合整治项目与标准 第一节整治项目 一、普通单开道岔 1、 工务项目 ⑴拉方道岔、整体防爬锁定,全起全捣、拔改结合,消灭道岔大方向不良,作业范围包括道岔前后100m 线路。 ⑵整治基本轨硬弯,尖轨拱腰、硬弯、翘头。 ⑶校正基本轨曲折点及矢度。 ⑷处理基本轨横移、三道缝。 ⑸打磨钢轨飞边。 ⑹更换磨损方钢、丁字铁,调整尖轨宏观密贴、动程和开程,调整顶铁间隙。 ⑺更换磨损严重的滑床板,对弯曲的滑床板进行整平。 ⑻采用高强接头螺栓,扭矩不少于700N ·m 。 ⑼更换失效、补充缺少的各种螺栓。 ⑽改道、调整轨距及各部间隔尺寸,起道、拨道,调整高低、水平、轨向等轨道几何尺寸及其他(影响道岔技术状态需电务配合)项目。 2、 电务项目 ⑴调整安装装置,更换不合格角钢,做到两根长角钢平顺,间距符合标准。 ⑵更换上部不顶,下部腰部不贴角型座。 ⑶整治、平顺密贴调整杆、表示杆与基本轨(直股或直股延长线)相垂直。 ⑷消除4mm 能锁闭病害。 ⑸绝缘接头采用高强度绝缘件。 ⑹更换不合格销子、螺栓及弹簧垫圈。 ⑺做到手摇道岔无反弹,动作电流、故障电流不超标。 ⑻完善防松装置。 二、提速道岔 提速道岔整治范围为道岔及前后100m 线路,工务、电务还需完成以下结构强化项目。 1、 工务项目 ⑴拉方道岔、整体防爬锁定。 ⑵在可动心轨道岔两股翼轨轨头外侧对应位置都用红白相间的油漆准确标记出动心轨实际尖端的设计标准位置,拉方锁定,确保尖趾距离达标。 ⑶整治基本轨硬弯,尖轨拱腰、硬弯、翘头,校正基本轨曲折点及矢度。 ⑷打磨钢轨飞边,更换磨损严重的滑床板,对弯曲的滑床板进行整平。 ⑸调整顶铁,配合调整尖(心)轨密贴、动程和开程。 ⑹整修轨枕间距连接杆,更换失效、补充缺少的各种螺栓。 ⑺拧紧各部螺栓,接头、限位器螺栓及可动心轨弹性可弯中心后部间隔铁及翼轨趾端间隔铁采用高强螺栓,扭矩不少于700N ·m 。 ⑻改道、调整轨距及各部间隔尺寸,起道、拨道,调整高低、水平、轨向等轨道几何尺寸。 ⑼其他(影响道岔技术状态需电务配合)项目。 2、 电务项目 ⑴外锁闭道岔各牵引点动程及锁闭量应符合《铁路信号维护规则》的要求。定反位锁闭量应均匀,偏差应≤2mm 。 ⑵道岔安装方正:锁闭杆、表示杆与直股基本轨相垂直,各杆件的两端与直股基本轨垂直线间距离的偏差均不超过10mm 。电动(液)转辙机机壳纵侧面的两端与直股基本轨垂直距离的偏差不超过5mm ,绝缘完整,性能良好。 ⑶各种防护装置齐全,固定良好,各种销子有防窜措施;各杆件销孔旷量应不大于1mm ,保持油润。 ⑷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应达到宏观密贴,但在外锁闭处不应有密贴力。道岔锁闭后,允许尖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处有≤0.2mm 的间隙,其余部分有不大于1mm 的间隙。 ⑸尖轨第一、第二牵引点、心轨第一牵引点锁闭杆中心线处尖轨与基本轨有4mm 及以上间隙时,道岔不能锁闭且不得接通道岔表示。 ⑹外锁闭杆限位铁与锁闭座间隙应为1~3mm 。 ⑺锁闭杆、锁闭块、锁闭铁及连接铁安装平直,可动部分保持油润,道岔在转换过程中应动作平稳、灵活。 ⑻其他需要工务配合项目。 【打印本页】
|